
愛上奇萊
奇萊主北行旅三天兩夜
2023/09/18-20
文字|吳星瑩
攝影|江昱德、吳星瑩
.
獨自逆光鎮守在黑暗中。
無比燦亮的另一面,只是剛好無人能見及。
.
- 緣起 -
與奇萊的情緣,始於今年六月攀爬合歡北峰的途中,
一個轉頭瞥見不遠處峻峭黑亮的山脈,獨立於群山之中無比顯眼。
當時什麼大山都尚辨認不出的我,一個直覺向江興奮地說:
「那一定是奇萊山吧!黑色奇萊。」
那時的我還不知道,祂真正的色彩。
#奇萊北峰
#奇萊主峰
.


.
.
.
〈一〉
奇萊山,很有個性的山,很硬的山。
原本我申請了另一端著名的「奇萊南華」線,想和江來場據說輕鬆的入門百岳賞景之旅。
心中偷偷想的是:「黑色奇萊」奇萊北峰太硬,我這小弱弱上不去,登相對親切的奇萊南峰當代表可以吧?聊表我一見鍾情的心意。
出發前一週,進「奇萊南華」的屯原登山口就因為颱風,崩了。
傻眼的我,緊急在還申請得到營地的大山中,物色替代路線,最後選定了「武陵四秀」之三秀線,努力用行程安排的巧思降級難度,雖然還是讓江爬得不要不要的。
在武陵四秀之新達山屋和山友閒聊時,聽見他們的領隊隨口說了句:
「其實奇萊主北的難度也差不多這樣而已啦!不過最好排四天,比較不累。」
我一聽,雙眼發亮,原來並非我想像中如此高不可攀嗎?
不過務求謹慎的我,還是想循序漸進,於是先行安排了大霸群峰之旅。
出發前兩週,進大霸尖山的大鹿林道又因為颱風,崩了。
無言的我,捧著已經排出的四天假期,加上預報中的好天氣,繼續絞盡腦汁抽換路線。
這時我默默心想,不給去的山就直接崩,該不會是在明示我,想爬什麼山就好好面對,不要再迂迴繞路了?
#拜託不要說是我帶賽
#謹向其他因封山被連累的山友表示歉意(咦)
我終於硬著頭皮,遞出了奇萊主北線的申請書。
臨時申請,乘載人數的額度已滿,但候補排在第一位。我在心中向上天禱告:
「拜託祢了!若我們能力未到,就直接刷掉,不要候補上吧!」
就像正在評估我們能力一樣,進度審核得很慢。然後,終於在出發前五天的底線,我們候補上了。
一直到實際走在往奇萊主北的山徑上,我還有著不真實感,我們居然真的來了。
居然先爬奇萊主北,而不是奇萊南華。
聽聞的山友直言:「這兩個難度其實差很多耶!」
我在心中吶喊:「我知道啊!我也不知道為啥會這樣啊!」
奇萊山,素被稱為脾氣不好的山。
而我們遇見的是,溫情款款,奇景連發,心情特好的奇萊。
江一走進入口的小奇萊就讚嘆:「奇萊真的太美了!是第一座我想好好拍攝的山。」
難以言喻的心動,盡在奇萊。
.
.


.
.
.
〈二〉
第一天,我和江重裝攀上了奇萊稜線。聽說我們要在稜線營地架帳篷過夜。途中聽聞的山友直呼:
「硬了!硬了!」
到底有多硬不知道,因為我們當夜遇見的風勢尚稱和緩,不過已足以颳得整座帳篷徹夜作響。難以想像認真要颳起來會多驚人?
.
.
.
.
第二天,我和江摸黑從稜線出發。他選好地點架了相機,我們在高山的刺骨寒風中佇立,發抖了半小時守候日出,才收拾裝備往奇萊北峰邁進。
我輕巧躍上前坡,乍然看見太陽在遠方的海面上閃耀。
「啊!太可惜了!原來這邊才是最美的拍攝點!」我興奮喊著。
卻遲遲不見江的身影。
我大聲呼喊著他,坡後沒有任何回應。太奇怪了!我記得他明明只走在我後方數步。
五分鐘後,江的嗓音終於從遠方回應而來。又再過了十分鐘,他才顫巍巍地走了上來。
他的神情疲憊。前一晚獨自起來拍星空,不連續的淺眠,大幅耗竭了他的體力。
我當機立斷,軟言相勸:
「這樣不行,等會還要攀爬北峰的峭壁,你先退回營地休息好嗎?我速去速回。」
江露出了不甘心的神情,點頭同意,然後目送我遠走。
他已是這兩天,第四個被北峰拒絕的人。
前一天清晨,我們在小奇萊登山口,偶然相遇年輕的一男二女,他們說一個月前就曾前來,剛行走不久就遭遇狂風暴雨,果斷撤退,直到現在才再次嘗試。
當我們在稜線營地搭好帳篷,瞥見先前的年輕男子獨自走來,他勉強笑了笑,解釋道:他們原本欲循另一條岔路直上北峰,但另外兩位女性同伴卡在刁鑽的碎石陡坡上,舉步緩慢,於是他們放棄攻頂,派他先來紮營。
.
.
.
.
來得及之前,自行撤退吧!這是北峰包裝在嚴酷後的溫柔嗎?
奇萊北峰,黑色奇萊,奇萊群峰的最高峰。以黑亮的板岩,日出時龐大逆光的黑色山體,加以午後常籠罩濃霧,神秘面紗下難以瞥見其貌。三面陡峭如錐,被列為百岳中的「十峻」和「一奇」,這裡是全台灣曾發生最多山難的地區,各種靈異傳說繚繞。
這樣的北峰,如今矗立在我面前,一片平靜,望著我在朝陽中朝祂走來。
我是唯一被邀請的人嗎?我隱然思忖。
從我獨行開始,大景乍開,美麗連綿的金色草原,在朝陽下閃爍。而逆光的北峰,獨自籠罩在黑影之中,界線分明,彷彿只有那裡是無光的所在。
這一刻我恍然,祂是鎮守在陰影裡的山。
在大自然之前,無比渺小的人,妄談征服,山不須動一根手指,即不斷目睹人們因輕忽和自大而陸續倒下,然後冠以祂惡名。
而祂真正的對手,祂真正不斷征服的,是威脅著島嶼的颱風。身為中央山脈的眾高峰之一,祂是護島的神山群。
唯一矗立在陰影中的祂,也為人類鎮守著,神秘的心關。
前仆後繼,以征服之名前來的人們啊!是否能征服自己的心魔?是否識清了自己的能力?
而究竟有多少人,能在想像和恐懼之外,真正感受到天地之愛?
真正靜下自己,與祂交流?
這些問號都太過龐大了,我亦是渺小的人類,可能還屬於其中特別弱的一群。而奇萊北峰,如今獨自矗立在我面前,一片平靜,望著我面對自己的心。
我心崇愛,我心憐惜,我沒有非登上峰頂不可,但我將盡我全力,感受親近祢,因為我真正被吸引而來的,是祢的美麗與寂寞。
不只用眼睛,每一步攀爬,我用肢體感受著北峰之美,龐大的能量顫動而波湧,影是光的另一種形式嗎?
我來到了陡上的碎石峭壁段,遇見一隊七人正要下行。我們錯身之處僅容單人通過,他們的領隊請我在原地暫止,一邊回身向疲憊的隊員吶喊:
「小心!不要拉繩索!繩索很多都腐朽鬆脫了,盡量扶石頭!」
我在此時還沒有發現哪裡奇異,等他們全數通過後,獨自繼續往山頂攀爬。
我手腳並用,發自內心地咧嘴微笑,向上輕盈攀爬。在垂下的繩索之外,一路懸上的峭壁,似乎總有某些踩點與扶點特別輕易,在我眼前陸續浮現,在我的直覺中閃亮。
像是一路鋪展開了金色台階。
清清巧巧,輕輕鬆鬆,不知不覺我到達了山頂。
咦!這麼簡單嗎?我有些困惑。
陽光在峰頂大亮,萬里無雲。北峰卸下了黑暗的外衣,呈現在我眼前的,是360度毫無遮掩的環景。視野遼闊,眾山環繞,這是爬山人夢寐以求的大景。
我開心環視,不過沒有停留太久。掛念著帳篷裡的江,我打算儘速回返營地。
離開北峰頂不到三分鐘,忽地一陣霧襲來,藍天下迅速籠罩了半座山頭。
咦!我有些詫驚。預報是十一點後才開始飄雨,此時才早上八點。不愧是天氣變幻莫測的黑色奇萊嗎?
我正要繼續下行,忽然在我眼前,綻放出層層如同心圓的彩虹光,如夢似幻,無邊無際。
.
.



.
.
.
「天啊!是觀音圈!」
美到超乎想像,明明別無他人,我在峰頂忍不住一直喃喃自語:
「太美了!天啊!」
彩虹圈倒映著我的身影,襯著薄霧後的山景,宛如置身天堂。我像個孩子般開心大叫,數分鐘後,又天真地煩惱:
「太美了!這樣我要怎麼下山?」
尾音方落,彩虹圈漸漸淡去,直至消失。
我帶著滿溢而出的幸福,滿足地下山。
下行不久,霧又忽然消散,不知從何方而來,不知回何方而去,重新露出了清朗的藍天。
簡直像是,特別為我造景。
我在金光閃爍的大草原上,默默趕上了先前相遇的七人隊。
他們認出了我,一位阿姨忍不住大喊:
「哇!妹妹!妳也太快了!妳是用飛奔的嗎?」
我搔搔頭,仔細思索,只得出一個結論。
莫非一路是山托著我走?
#怎麼有種別人在演災難求生片,只有我演浪漫愛情片的違和感(喂)
這是我和黑色奇萊相遇的故事。金色奇萊,我原以爲我會如此重新定義祂。
呈現在我面前的,祂最終卻決定自己是——
彩色奇萊。
- 幕外 -
回到帳篷後,江才入睡不到一小時,嘟囔著抱怨我再度打擾了他的睡眠。
無言的我決定繼續放生他,自己去將奇萊主峰也走完。
還是忍不住拿出手機,興奮分享:
「你看!你看!剛剛我拍到的,絕對會將你美醒!」
睏倦的江瞥了一眼,默不作聲接過手機,照片滑了又滑,然後喃喃自語:
「太過分了!這景是開外掛啊!山也太偏心妳了吧!!!」
攝影師之心,我本以為他會惋惜自己沒能親臨現場,拍攝下更好的照片。沒想到他一個翻身繼續睡,只說:
「哼!我就知道山只有邀請妳啦!我如果去就拍不到啦!妳剛剛要自己去的時候,我就有預感,本來想叫妳把我的相機帶去的。」
#不愧是「眾人皆爬我獨睡」的男人(!)
#看來他跟山在奇怪的層面越來越熟了(?)
🌟 高山常識補給站
*觀音圈*
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,在氣象學又叫做「光環」。陽光透過雲霧反射、經由水滴發生圓形繞射,形成一圈七彩光環。在光環中經常會包括觀察者的陰影,出現身影周圍有著一圈光輪的奇妙畫面。
「觀音圈」形成條件,為觀察者背向陽光,周遭環境含有微細均勻水滴的雲霧,在晴天、晨間或午後,當太陽、觀察者頭部、和雲霧大致在同一直線上。在超過3,000公尺的台灣高山,相對較容易看到。
.
.
.
〈三〉
武嶺公路,台灣最高的公路,海拔3275公尺。
開車便能輕鬆抵達海拔三千公尺以上,人定勝天的標誌之一。
恰恰是這人為的驕傲,埋下了奇萊眾多山難的隱藏種子。
三千公尺是人類血氧濃度重新適應的分界點之一,簡而言之,海拔三千公尺以上是另一個世界。
無關乎你在平地的體能,高山缺氧狀態下,若還維持大量換氣的運動狀態,你素所驕傲的,你平常仰賴的,都可能瞬間反過來成為你最大的弱點。
高山症,登百岳者聞之色變的急性症狀。
武嶺與奇萊登山口近在咫尺,興奮的登山客們,多半直接從此出發,鮮少像其它百岳,先在中海拔停留一晚讓身體適應,從一開始就大大提高了高山症的發作風險。
呼吸困難、虛弱無力、頭暈或嘔吐,症狀出現時立刻下降海拔是唯一解。
偏偏從公路最高點出發,前往奇萊北峰及主峰,海拔會先下降至山谷,才再度攀升至山峰。因此回程最後一段,坡度反過來緩慢上升,加上此時登山客時往往已體力耗竭,讓高山症無法緩解還陡然加劇。
原以為即將結束旅程,卻驚愕發現原本入口處風光明媚、闔家歡樂的小奇萊段,搖身一變成為了最難跨越、舉步維艱的魔王關。
多少人在最後一段路痛苦不堪,無法靠自己走出來,讓警消馳援的新聞時有所聞。
而奇萊北峰地理位置獨特,所造成變幻莫測的天氣,又讓輕忽裝備的登山客們飽嘗失溫的可怕。行進速度緩慢導致摸黑下山,迷路山林中被迫野外過夜,高山症狀下產生的想像幻覺,諸多人為因素如滾雪球般疊加壓垮。
最終,全數指責成「黑色奇萊」之名。
這是奇萊的秘密,也是祂長久背負的冤屈。
祂一片平靜,望著人類不斷重演重來。人類一直不了解奇萊,而或許人類最不了解的,其實是自己。


.
.
我們在第三天的奇萊稜線營地,守候此行最後一次的日出。
一從帳篷鑽出,我看見地平線上懸著數朵黑色的直展雲,恰好遮蔽了太陽出來的徑道。
預感今日大概看不到完整的日出了。
我靜靜守候,等待奇萊最後的禮物。
這座最危險的百岳,在此行中溫柔餽贈我壯麗的日落火燒雲、絢麗的日出觀音圈、瑰麗的晚霞粉雲海,以及美麗的星空升銀河,全都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遇見。
我想我是愛上奇萊了。這座最奇麗的百岳。
愛祂之美,愛祂不美之美。愛祂在我們艱苦陡下又陡上取水進帳篷後,才猛然落下的暴雨;愛祂在我們停留稜線紮營兩晚時,只虛張聲勢的狂風。愛祂如此彆扭的守護。
.


.
.
江走到我身旁,默默看著被遮蔽的日出。黑雲襯著金光,我仍然覺得極美。
從來沒有什麼可以遮掩太陽的美。
然後,我一個偶然轉身背向了陽光。
「你看!」我不可思議地發出驚嘆。
日出的對面,我們的來時處,正散發出溫柔得不可思議,細緻得不可思議,美麗得幾乎讓人落淚的「反曙暮輝」。
宛如聖光千條,從地平線幻射而出。
後來我才知道,當天早上雲隙光之奇美,不遠處的玉山也一齊目睹讚嘆。而接下來連續數日,遠在城市的人們也紛紛拍攝到罕見的「曙暮輝」,人人驚艷,人人歡欣。
這是奇萊送世界的禮物,還是上天送奇萊的禮物,我永遠不會知道。
也許就只是一個最美麗的巧合吧。
當我們,巧妙地遇合,全心全意。
並且帶著這樣的愛意,善待接下來所遇見的,或人或山,圓滿每一次相合。
#我的生日百岳
🌟 高山常識補給站
*「反曙暮輝」*
又稱「反霞光」或「雲隙光」。係指陽光透過背光雲層的縫隙或邊緣後出現的光柱現象。一般出現在大氣通透度良好,有雲的天氣狀況下,常見於清晨或傍晚。
在日出或日落前後,太陽光照射到地面時,受到較高的物件(例如高山或直展雲)遮擋,出現較長的影子,繼而影響天空的亮度,在天空上形成宛如瑞氣千條的光影,即為曙暮暉。其中,天空較亮部分是有太陽光照射的部分,而較暗的部分就是影子。
「曙暮暉」光影相間的狀況可以橫跨整個天空,一直延伸至太陽位置的相反方向的地平線,稱為「反曙暮輝」。
.
.
.
.

.
.
- 幕後 -
其實原本排了四天行程,但因為江體力不支留在帳篷休息,
奇萊北峰跟主峰我一個人去爬,所以用三天就爬完提早下山了(欸)
江:「妳爬的是奇萊主北,我爬的是奇萊山屋。」
#不要在奇怪的地方豎大拇指驕傲好嗎

.
.
.


.
.
- 外篇 -
2023/10/19
一個月後,我和江再次回到武嶺,此行預計完成之前未盡的合歡群峰拼盤。
江花了10小時完登合歡西峰,實屬十分優異的成績。沿途收集到的山友讚美,大大彌補了他從奇萊主北鎩羽而返,被砍到殘血的自信心。
#他表示原來不是他太弱是山太難
其實我,私心是想回來探望奇萊北峰。
從奇萊回來後就一直念念不忘,這次走訪合歡群峰時,沿途總不斷轉身,從各個角度眺望奇萊北峰的英姿,一償相思。
#合歡山表示是把我們當約會佈景了嘿
在合歡尖山頂,望著太陽在奇萊北峰和屏風山之間升起,望著北峰逆光的黑色剪影,心中默默祈願陽光也能灑亮奇萊之巔,灑亮大地每一個被溫暖遺漏的角落。
忽然,天空出現了七彩雲。
我指著七彩雲向江驚呼,也讚嘆,接著一同靜靜地仔細欣賞。想起上一次,也是第一次看見七彩雲,剛好也是從合歡群峰回返,也是第一次遇見奇萊之時。
「啊!一生能看見一次七彩雲已經夠幸運了!我們居然看見了第二次。」我默默感謝。
「是啊!可惜的是公路上早起的遊客們,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抬頭發現七彩雲。」江默默惋惜。
或許我們身旁不是沒有奇蹟與美,只是常被默默錯過?
在奇萊北峰頂遇見觀音圈,這次是七彩雲,同為彩虹,不同的稀有樣態。
一時好奇,我問總倚賴高科技辨位的江,裸眼認不認得出奇萊北峰?
「認得啊!這麼孤傲峻峭的稜線,很少有其他山峰吧。」江說。
江幫我和北峰合影,逆光之中,我宛如和北峰一起立在黑暗裡。
我們的輪廓線,一起緩緩鑲上金邊。
我忽然領悟,也安心了。在北峰另一面,迎光的那一面,只是剛好無人能見及。
那必是無比燦亮的,金色奇萊。
.
.
.
.
.
.
.
.
.
作者介紹
.
.

詩人
| 吳星瑩
瑩遊詩人|風之舞|心靈時鐘調節師
Singing Poet
Wind with Wings
Heart-Time Regulator
把天空穿在身上
那麼我就伸展成一棵樹
披上了風
曾吟遊於各創意市集,以即席靈感為客人創作專屬詩。如今持續探索各種領域的創作,引導觀者進行更深更遠的內在覺察。
持十三年純素飲食後成為食氣者。喜愛大自然,推廣恢復人與大自然的心靈連結。
.
.
.
.

記錄各種令人感動的故事,期望能夠鼓勵被攝者持續閃耀,也能夠啟發自己成長
讓這些充滿光的故事,傳遞給更多的人。
婚紗攝影師出身,七年的婚紗拍攝與婚禮紀錄經驗,精擅「人像外景拍攝」,
尤其擅長拍攝素人,及在紊亂的活動現場臨機應變,
捕捉一般民眾參與活動時的各種神韻,拍出獨特的美感與質感。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