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銀行

臺東縣樂齡互助時間銀行

創造雙向互助機


企劃/腳本:徐凱莉
攝影/剪輯:江昱德
插畫:潘俞妏

.

.

.

.

議題介紹

臺東縣邁入高齡化社會,縣府將社福關懷列為縣政目標,並以志工現況進行分析,推出「樂齡互助時間銀行」,讓高齡者提供專業服務社會,「儲存」服務者的服務時數,未來也能「提領」服務,創造雙向互助的機制。
 

據統計,臺東縣截至一O九年止,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為十七.五%,與一O八年相較增加O.七%,屬高齡社會,而提供高齡健康族群社會參與平台,讓高齡族群成為國家競爭力的一部分,成為重要議題。

臺東縣全縣人口二十一萬餘人,約臺北市人口的十二分之一,臺東縣的志工人數佔比卻高達三.八%,遠高於臺北市的一.二%;臺東縣政府依本縣高齡化社會及志工現況,結合「時間銀行」理念,讓服務小而美、更符合在地需求。

時間銀行的概念是儲存服務者服務時數,於本人或其指定人需要時提供提領服務,鼓勵雙向互助的機制,透過服務的給予與接受,讓服務者從中獲得社會認同及接納,達成個人生命週期或世代間的互助。

臺東縣在服務輸送不易的偏鄉特別辦理「樂齡互助時間銀行」,讓高齡者提供經驗與智慧服務社會,進行陪伴、環境清潔等,鼓勵「初老」服務「老老」,並累積服務時數,未來可運用時數申請服務,或贈予時數為他人申請所需服務。

臺東縣政府社會處長陳淑蘭表示,樂齡互助時間銀行是一種以時間為體、互助為本的運作模式,期望透過計畫,重建鄰里、社區間互信及互助的網絡,進而創造互助互利、共榮祥和的生活圈。



指導單位:臺東縣政府社會處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