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石門 · 老梅綠石槽
模特|吳星瑩
攝影|江昱德
.
.
海浪是綠色
石頭都被染上綠的輕盈
何況是我的心
陽光是濾鏡
在最退潮的時候
無論心是什麼顏色
都被罩亮
.
.
.
模特兒說話
老梅綠石槽海岸,為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在海邊的礁岩。每年三至五月,岩溝表面在浪花滋潤下,佈滿石蓴、海髮絲等海藻,形成一片春季限定的綠油油景象。
此時節適逢東北季風吹拂,濕潤多雨,加上每日潮汐時間不同,若希望在「晴天」的「日出」時分,走訪「乾潮」時正值「極盛期」的綠石槽,四大因素會合,委實需要一點運氣。
殷殷等待,也蒙天垂青,我們預定拍攝的這一天,正是這樣千挑萬選的大好時光。
我們從早晨六點半拍攝到七點半,海潮正好退至最低點,陽光在薄霧下的灰綠海面上,綻放出宛如夕落的橘金色。江喊道「收工!」的那一刻,太陽也剛好沒入雲層之中,接下來又要下雨了。
這正是北海岸本色,蒼闊而變動。有別於我們習慣期待的碧海藍天,是另一種晦曖的美。
這次的打扮,直覺就是要一條條垂墜感往身上披掛。完成後忍不住笑自己,原來是向「藻之女神」致敬嗎?
坐在沙灘上時,也像是悄悄上岸的人魚。
據說我的祖先來自澎湖,具有乘風破浪的智慧和勇氣。
大海本應是我的故鄉。
汗顏的是我竟然怕水,雖然曾努力學會了游泳,在任何踩不到地之處,就不自覺渾身緊縮。
而這次,我想要重新學習面對深不可測之物,不試著去掌控,卻也不被掌控,而是宛如雙人舞的「因應」。
讓身體如海浪般柔軟,一波一波,隨著浪襲上沙灘時再舞動。赤著腳,空著心,迎接天光,傾聽海潮,輕盈又深刻,支持而流動,我感覺身體深處湧上一股力量,太久違了終於找回,讓我泫然欲泣。
那是最自然的,韻律感。
.
.
攝影師說話
一開始星星給我看網路上的綠石槽照片,問我適不適合去拍攝?我當下很難給出確切答案,經驗告訴我,網路上的照片很難有太大的參考價值,跟到現場感受到的通常落差很大。因為很多實際的細節,其實是網路上的照片無法呈現的。
如果只拍廣角風景,那網路上跟實際可能還不會差太多,當然還差在天氣跟光線營造出的美感。但以攝影師的習慣來說,看一個地方的場景是非常全面的,一般人很難預先幫攝影師勘景,甚至是專業的攝影師,如果彼此不熟也很難幫對方勘景。因為對一般人來說,可能只看到一個「大景」,對攝影師來說,裡面卻可能有十個甚至二十個「小景」,而對不同的攝影師來說,每一個觸動他的小景,可能又不一樣。
我個人覺得綠石槽很珍貴,但「珍貴」不等於「好看」,「好看」也不等於「好拍」。實地到了老梅海岸時,我發現我沒有很想拍,比較想摸(笑),綠綠的毛茸茸的很療癒。
(警語:為保護綠石槽,最好不要觸摸,也絕對不可踩踏。)
或許綠石槽更適合用觸覺,而不是視覺來呈現,這也是我最近對「攝影」的反思。呈現一個地方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呢?可能不一定是拍攝。當然照片至少是一個最直觀的「記錄」,和最直接的「提醒」,讓大家認知到有這個地方。
然而,如果想要拓展攝影此種呈現方式的深度和廣度,或許比起「怎麼拍」,更關鍵的是自我意識到,究竟想要「拍什麼」?對我來說,當星星走入了綠石槽海岸,一切才變得特別起來,我的相機也才動了起來。「風景」中帶入了「人像」,「場景」中帶出了「故事」。
2024/04/12
.
.
.
.
.
.
.

記錄各種令人感動的故事,期望能夠鼓勵被攝者持續閃耀,也能夠啟發自己成長
讓這些充滿光的故事,傳遞給更多的人。
婚紗攝影師出身,七年的婚紗拍攝與婚禮紀錄經驗,精擅「人像外景拍攝」,
尤其擅長拍攝素人,及在紊亂的活動現場臨機應變,
捕捉一般民眾參與活動時的各種神韻,拍出獨特的美感與質感。
.
.
.
.

舞者詩人
| 吳星瑩
瑩遊詩人|風之舞|心靈時鐘調節師
Singing Poet
Wind with Wings
Heart-Time Regulator
把天空穿在身上
那麼我就伸展成一棵樹
披上了風
曾吟遊於各創意市集,以即席靈感為客人創作專屬詩。
如今持續探索各種領域的創作,引導觀者進行更深更遠的內在覺察。
持十三年純素飲食後成為食氣者。喜愛大自然,推廣恢復人與大自然的心靈連結。
出版作品
《內在森林》植物詩畫卡 (2018,合作出版)
《飄浮家屋》精靈詩畫卡 (2019,合作出版)
《蒔:心靈時曆 · 時映—詩文儀》(2020-2021,獨立出版)
《關鍵詞 KEYWORD》(2023,雙語創作)
.
.